教学前沿

“国培计划”经验总结交流研修班在京召开

2019年10月31日
分享到

10月30日上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经验总结交流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在京召开。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主持研修班开班。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他表示,自2010年启动“国培计划”以来,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和多方的通力合作下,教师国培体系得以建立。十年来,国培积累了成功经验:管理效率高了,培训模式新了,培训质量好了,经费盘子大了。作为“国培计划”承担院校之一,北外与国培携手走过十年,始终不忘红色初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承担各项任务,全力提升培训质量,突出榜样示范引领。

王定华重点介绍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指出了立足新时代,面向现代化,高校、中小学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认真贯彻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二是提高职前培养质量,体现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改变教师培养环节薄弱现状;三是提高在职培训实效,以标准引领方向,以短板作为重点,以需求制订规划,以模块设置课程,以种子培育团队,以名师开展领航,以创新优化项目,以精品打造标杆,以管理改革增效,以专家视导评估;四是创新现代治理体系,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五是确保教师地位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增加“特岗计划”招聘规模,切实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营造全社会尊师光荣、鄙师可耻的浓厚氛围。

研修班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主旨报告。结合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要政策文件,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进行了阐释,从师德建设、资格准入、教师教育、管理改革、待遇保障等方面,全面介绍工作进展和重点任务。他强调,唯有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方向,抓好做实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引领带动教师校长专业素质能力提升,方能站在历史新阶段的起点上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任友群充分肯定了“国培计划”实施十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国培计划”有力促进了培训管理体制的完善,带动提升了培训项目设计的水平,推动形成了项目实施指南和培训标准,帮助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的培训者队伍,要认真总结国培十年经验,为下一步实施好“国培计划”打牢模式不断创新、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同时,对“国培计划”下一步的重点方向做出部署:首先,要提高教师立德树人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培计划的项目设计,形成教师自主学习、长期学习的氛围;其次,要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继续倾斜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补足乡村教育教师素质能力的“短板”;再次,要通过指导培训项目实施,促进地方教师培训者专业水平提升,帮助各地建好本地教师发展机构;最后,要以培训项目促进教师教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培养与培训共赢,形成一批优质的教师教育基地。

研修班上,吉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许治,天津市教委教师工作处处长狄建明代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享培训经验。

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郭垒,“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朱生营代表国家级项目办分享培训经验。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主任缴润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培首席专家、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国家教材委员会外语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文秋芳,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王红,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强代表项目承担院校、机构分享培训经验。

此次研修班为期两天,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具体承办,以部署总结交流国培十年经验为主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国培计划”省级项目办负责人,部分“国培计划”承担院校项目负责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参与交流研修。后续设有项目解读、分组研讨、交流发言、工作部署等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将共享经验,共谋发展,共话未来,探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发展的更大空间和更多可能。

“国培计划”实施十年来,北外作为承办院校之一,一直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优化培训。今年,北外也将承担国培示范性项目中小学英语、初中英语、高中英语以及英语学科专职培训团队四个子项目。北外国培将一如既往,用专业的课程和真诚的服务确保培训顺利实施,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