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报告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廖丽

2017年11月18日
分享到

  11月21-22日,“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生源基地校工作会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廖丽在论坛上做了发言。她从个人体会和实践方面,分别就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际化人才素养、为什么塑造国家形象以及如何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做了分享。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廖丽

图为廖丽

  以下是廖丽的现场发言,原文有改动。

  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形象塑造工程尤其重要。今天在这里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个人的一些体会和实践经验,思考在这个新时代如何塑造我们的国家形象。

  首先,在新时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显突出。

  这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点,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GDP位居全球第二,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从经济地位来说,如果以前对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看到数据,我想不得不重视,这是第一个背景。

  第二点,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在联合国、G20峰会、“一带一路”建设、金砖国家会议、东盟峰会等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要。现在,我们能坚决地主张自己的声音,也牵头了很多今年5月的峰会,包括去年杭州的G20峰会,这些都表明了中国越来越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第三点,从文化层面来看,文化软实力逐步增强,汉语热在世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大家学英语,第二外语可能选择法语或者西语等其他语言,选中文的很少。但现在,在国外的大学中选择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越来越多。

  前两天,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的时候,给习主席放了一个录像,里面就是他可爱的外孙女用中文唱中国歌,背诵唐诗和三字经。第一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培养汉语,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作为美国第一家庭,他们考虑问题具有前瞻性。

  为什么没有选择别的语言而是汉语呢?一定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今后的中国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我们的文化领域,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影视剧走出去”。

  在非洲、亚洲很多国家,被翻译成当地国家的语言的中国影视剧也非常受欢迎。国际广播电台在前几年,将一部电视剧翻译成了斯瓦西里语,即肯尼亚、坦桑尼亚当地的母语。翻译之后非常受欢迎,在他们的国家电视台播出以后,一直居于收视率榜首的地位。

  当时,习主席访问的时候也谈到这个事情,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部剧。他们说,首先,没想到中国能用斯语翻译这部《媳妇的美好时代》,由于制作电视剧的能力有限,斯语本土的电视剧非常少。这个片子播出以后,让他们非常有亲近感。另外一点是因为里面提到很多婆媳关系,中国的婆媳关系实际上与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地的家庭关系有非常好的贴近性,也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

  这样,在文化方面,通过这种形式,中国和国外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第四点,从人文交流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出去旅游,学生出国游学参加冬令营、夏令营,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国际论坛,甚至中国媒体和国外媒体之间的共同制作、共同采访,这些活动也越来越多。

  以上这四点,让我们能从政治、经济、文化、人文交流这几个方面看出,中国日益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特别是在近年“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同时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中国将继续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这都说明国际化人才在推动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上升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国际化人才具备的基本素养。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而不是叫外语人才的培养。组织方能有这样一个主题,已经说明我们有了一个变化,即只会外语是不足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国际化人才的。

  国际化的人才一定是复合的人才,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素养:

  第一个素养就是我们的语言,这点毋庸置疑,因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

  第二个素养是专业知识,除了语言以外,要跟国外沟通,必须有一门专业的技术,因为职业具有共通性,可以增加交流时的共鸣,拉近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第三个素养是融通中外的思维方式,不仅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对方,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和话语体系去与之进行多维度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以和为贵达到合作共赢。

  关于这一点,习总书记诠释得非常好。习总书记访问美国时讲过:广阔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得下中美两国。这也体现了以和为贵,要有博大的胸怀这样一个思路。

第四个素养是关于文化的,我们除了思维方式以外,还要了解对方的国情、风俗习惯,包括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礼仪,保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关于如何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大概有这么几点值得参考:

  第一点是理论学习,这是各高校需要做的工作,要对学生有一个系统性的培养。这需要加强国内外校际间的交流学习。

  第二点是走出去,要扩展自身的视野,到对方的国家和组织里去学习和体验。

  第三点是复合型培养,我们每个人,由于自己的职业或是时间精力的限制,掌握的知识相对来讲是比较局限的,只了解自己本专业的那些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单位要对人才进行多岗位的锻炼,提高国际化人才的综合素质。

  最后,我们再回到今天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即国际化人才与国家形象塑造。这两者之间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第一,什么叫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形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其中包括政治、经济、人文、科技、军事等综合形象的体现,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指经济方面,软实力就是指文化。

  其次,为何要提国家形象和国际化人才之间的关系呢?因为,个人是国家的名片。比如说对国外的人大家基本都有这样一个印象:日本人彬彬有礼,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开放,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等等。随着中国人的走出去,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多,国家形象的树立尤为重要。

  之所以说国际化人才和国家形象塑造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是因为他们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有这样几个优势。

  第一是语言优势,交流起来无障碍;

  第二有职业优势,比如外交官、外贸人士或国际组织成员;

  第三是时空优势,因为经常进行国际交流,时空方面的距离拉得很近,跟国外人交往频度很高;

  还有一点就是互动优势,经常进行交流互动,思想上可以融通。

  在这样的优势下,我们国际化人才应该如何塑造国家形象呢?

  首先,让我们再次思考,为什么中国要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这么几点:首先是意识形态层面,中西方在意识形态、文化、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次,西方媒体的冷战思维、妖魔化中国的片面报道,使中国国家形象与经济地位不符;第三,我们实际上对于自身,对于国家形象的宣传还不够。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形象的塑造尤其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现如今,各种国际环境,包括互联网环境,整个世界的环境,包括我们的国家形象都有非常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在思考:培养对对象国的了解是一方面,而同时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加学会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成为了解自己,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的人。

  原来不足的时候要学别人,而现在,当我们越来越好的时候,西方都往东看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看看自己?因为要想外国人了解我们,首先我们要了解自身。我们要学习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讲好中国的故事。

  现在,国际化人才都比较洋气,学国外的东西很快,现在有些年轻人,更是愿意过洋节,比如重视情人节仪式,轻视七夕节的仪式,重视圣诞节的仪式,轻视春节的仪式。现在的年轻人,很容易接受西方文化,而在接受西方文化后,可能会把自己的文化给摒弃掉,甚至有时会忽视自己的文化,觉得学习西方是洋,保持自己的是土。如果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尊重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文化就更好了。

  针对上述情况,国际化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国家形象的塑造工作。

  第一,政治体制层面上,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来要讲好五个故事,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故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尤其是讲好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故事。

  作为国际化的人才,这个必须要学。因为走出去的时候,一定会有外国人问:中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你们党怎么选举?甚至还会询问“两会”的意思。

  我们要给他们诠释这些东西,要阐明为什么我们中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革开放也才三十多年),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发展得这么快?为什么我们能养活13亿人口?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大的飞跃,是什么原因?

  实际上,国际社会都在重新思考中国道路、中国体制的优越性,都在回头看。他们真的不了解中国,他们原来即使了解也是带着原来西方妖魔化中国的那套思路在了解。他们会觉得我们跟他们不是一个阵营,觉得我们跟他们完全是异己。

  但是,他们现在又在纠结,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家又发展得这么快?因此,他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到中国,去了解中国。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尝试与中国拉近距离,机场里有中文,包括商店里都有中文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发展了,越来越重视中国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要能够跟他们诠释,为什么中国这三十多年发展得这么快呢?咱们国家领导人讲,要有道路自信,要有理论自信,要有制度自信。这个自信体现在什么方面,我相信可能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研究过或者觉得没有学习的必要性。但是,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去学,否则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发展道路,还如何打消别人的疑惑。你自己都解释不清楚。

  因此,在政治体制方面,我们要深入学习,因为一旦走出去,我们就会面临这些问题。

  第二,经济发展层面上,我觉得我们要学习改革开放,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故事。因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有强有力的领导,执行力非常强的政党,有这样的社会主义体制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

  印度看到中国的G20峰会办得井井有条,秩序非常井然,就问我方人员:“为什么你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组织一个会,有的迟到,有的时候还办不成。”后来我们就说:“我们是制度优越,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个话是有道理的。

  第三,在人际交流上,在面对面解疑释惑的时候,用“中国智慧”唤起对方换位思考,引发关于中西方体制的重新思考。

  在一些关键的时候,要主动发声。在南海报道的时候,我们央视有一个记者叫王冠,他就南海问题跟美国主持人之间针锋相对,做得非常好。虽然不是研究南海问题的专家,但他用中国人的角度,也用美国人的角度诠释了一些中国对南海的主张,到后来让美国主持人哑口无言。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勇于并善于表达中国人的声音。

  在国外的时候,也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部分中国人会觉得到国外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隐忍。但如果我们正当权益收到了侵犯,我们就应该要以礼服人,最后维护的还是中国的利益。

  有一次在日本,我们当时住的地方是中日友好会馆。当时和日本关系不太友好,有一个周末,日本右翼分子拿着高音喇叭在会馆外喊“中国人滚出去”。那会儿因为刚去日本,没有经历过这个场面,我就出去看了看。出去一看,那个拿着大喇叭喊着的右翼分子特别张狂。

  我就特别生气,虽然是在日本国土上,也不能对我们中国人这样。我就出去跟他们对喊,当时有很多人中国人因为长期住在那儿,都适应了。我喊了以后,那个警察出来了,说“你回去,你不要刺激他们。”我回答说:“你说错了,你应该把他们赶走,让他们不要刺激我。我们在这儿待得好好的,这是我们的生活区,他用高音喇叭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是在侵犯我们的正当利益,你要做的是把他们赶走。”

  我说完之后,警察也哑口无言了。后来,我们马上递交了相关的请愿书,从那个时候起,就再也没有右翼分子来骚扰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国际化的人际交流过程中,要学会解疑释惑,用中国的智慧引发对方的换位思考。

  第四,也是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讲好中国的文化。我们的历史、哲学,中国的医疗、武术,中国的旗袍丝绸,甚至是中国料理,在国外都是很受欢迎的。我们要学习它们,学习以后要传播出去。

  最后一点想强调的是,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跟世界上很多其他民族一样,有很好的传统,包括尊老爱幼、以和为贵,包括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环保的观念,包括传统节日清明节、重阳节等。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这是作为一个国际化人才在走出国门之前,必须具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素质。只有把这些学好了,做好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化人才。我们国际化人才在塑造国家形象的时候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学好对象国语言文化的同时,更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做好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言人。


  (本文转载自搜狐教育,原标题:连特朗普外孙女都学中文,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