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精选

邱耀德 |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020年08月28日
分享到

 ■ 摘要:学习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对在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则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对策,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文中谈到的老师引导、适时的方法、鼓励和激励等都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只要老师开动脑筋,全身心投入教学,就能逐步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 关键词:学习能力;教师投入;根本转变



自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来,全国的高中英语老师都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初中和小学的英语老师也借此东风,展开了深入探讨英语核心素养内涵的活动,并纷纷在英语课堂上逐步落实核心素养,使得英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了可喜的变化。


细想起来,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都值得老师深入探究和实践。而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充分兼顾、综合实施,也需要老师精心思考、设计、实践和创新。

 

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英语学习是否也遵循这个道理呢?

 

学校的英语课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课时数都是有限的。然而,要想学好英语,学生就需要投入很多课堂以外的时间来补充课内的学习。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 如何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 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数年前,我指导的研究生在做有关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调研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


从调研数据来看,在小学一年级时,喜欢英语的学生占95%以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喜欢英语的人数下降到75%左右;到小学五年级时,这个比例就下降到50%;而到了小学六年级时,这个比例就下降到30%左右。

 

为什么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降了呢?原因很简单:


刚开始学的时候,老师还比较重视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到了后来,由于老师把考试放在重要位置,所以一上课就总爱要学生默写单词或背诵刚学过的对话、课文。这样一来,默写单词和背诵课文就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由于方法不得当,记忆又吃力,学生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加之上课发言机会少,参与活动的机会也少等种种原因,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有些老师认为,培养兴趣是一时的事,不能总是培养兴趣,适当的时候也要有一些必要的、枯燥的学习。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前,兴趣的培养始终是重要的,直到学生自己对英语学科有了兴趣以后,我们才可以不必突出兴趣的培养。


兴趣的培养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课堂上,老师的话语、举止、教学所用图片、教学设计等都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时候,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在一次给初一学生留课后作业时说:“今天每个学生回家只需要抄一遍课文,谁也不用多抄,我们看谁抄得最漂亮、最整齐,下次上课时全班一起评奖。咱们班共有42位同学,我们要评出26份优秀作业,即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能得奖。让我们看看谁能得奖?记住啊,只需抄一遍。”


等第二天到学校收了作业以后,我看到学生的抄写都非常认真,同时我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全班很多学生的新作业本变得特别薄,能感觉到作业本被撕掉了许多页纸。我暗自高兴,心想肯定是因为很多学生想得奖,抄了又抄,不满意就撕掉作业纸再抄。当然了,第二天,我把全班35个学生的作业评为优秀,另外7个学生也给了“进步很大”的评语。


在课上,我看到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没想到这样小小的指令性语言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老师评价作业的方式不同,带来的学习效果也不同。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记忆犹新。当年我教初一的时候,家长喜欢看孩子每次作业后的评分或评语。于是,我每次都在全班学生抄写的作业后面写上一个大大的“Very Good!”给家长看。有一次,有个学生好奇地问我:老师,您为什么在这两个单词上各画了一个圆圈呢?针对学生的疑问,我利用上课的时间作出如下的解释:“老师给你们每个人的作业后面写了一句‘Very Good!’,这是给你们爸爸妈妈看的,让他们知道你们的作业写得非常好。今天有位同学问我,为什么他写的单词上画了两个圈?我今天要告诉你们,两个圈说明这两个单词写得非常好,其他词都不如这两个词好看。在我心里,这两个词就是‘Very Good!’你们仔细检查一下你们抄写的单词上是否也有个圈呢?”


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全班学生写的字越来越好看,要都画圈就有些费时,于是我就改成在单词下面画线,结果那个学生又继续追问:老师,为什么没有圈了,而出现了下划线了?我又告诉大家,下划线表示这一行写得都很好。由于得到了好的引导,最后学生写的每行字都很整齐、漂亮。


当然了,整篇课文都依次画线也太费时,于是我就又换了一个学生不易发现的符号,即音乐的反复记号。有学生问:老师,怎么什么标记都没有了?我又拿着某学生的作业本对全班学生说,有的同学从头到尾都写得非常好,所以老师使用了一个新符号,音乐的反复记号,从这儿到这儿都非常好。我用音乐上的反复记号就是想说你们的作业让人反复看都特别喜欢。听到老师的解释,许多学生都为看到自己作业本上的标记而感到高兴。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老师的引导会对学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的耐心引导、鼓励和表扬,这个班的许多学生在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都选择了英语专业。

 

如今,有些英语老师在进行教学时缺乏全局式思考,单把语言能力某个方面的培养和练习放在课堂的首位。


比如,为了解释语篇中的某个动词短语搭配,有些老师的做法是拿出语篇中某句话中的某个动词短语作详尽解释,既分析句子成分,又要翻译成汉语,同时,还要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笔记本(如word bank、verbal phrases bank等)抄下老师给出的许多与该动词搭配的相关短语和例句。


不知这些老师有没有细致地调查过,有多少学生课下能复习抄写下来的东西?有多少学生能记住老师所给的各种词组和例句?其实,我们老师在听讲座的时候也常常抄下一些主讲人的发言内容,但讲座之后,有多少人会拿起笔记,认真温习和查看呢?


试想一下,当学生在抄写东西的时候,他们会边抄边记忆吗?据我观察是不会的。因为学生害怕跟不上老师的速度,怕抄丢某个单词或抄错某个字母。全神贯注的学生们,只想着赶在老师擦黑板之前或讲解下一个语言点之前完成抄写这项任务,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抄的是什么。


如果英语老师换个方式,认真设计一下让学生学习和记住动词短语词组的过程,我想这才能体现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


例如,在讲解某个句子中的动词短语make up for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找到词典中make这个单词,再查看后面是否有make up for这个短语,同时关注以下问题:


  • 它是词条下第几个动词短语?

  • 它是什么意思?

  • 例句是什么?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看make up for前面的几个动词短语,问学生是否能看懂所给例句。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重点看前面的几个动词短语,而英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学习一些不同的动词短语。在看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标记,如动词短语搭配、例句、经典句等。如有不懂的地方,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讨论等。

 

老师如何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近两年来,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小学一、二年级的英语老师在我的指导下做了一件事,让每个班的学生都购买小学英语图解词典,品种不限,但要求有彩图,内容简单明了,便于翻看和查找。


从一年级的第二个月开始,老师除了给学生留一些听、读的作业外,还让学生课后随意翻看图解词典,然后选择最喜欢的一页并折叠起来,等下次上课前两分钟,两人一组用汉语进行交流,告诉同桌自己喜欢这一页的理由。老师规定学生每天翻看的页不能重复,目的是让学生多翻、勤翻,每天都有新鲜感。


一两个月后,老师开始教学生“I like this page because it’s pretty.”这个句子,让学生在交流中多次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每周都添加一个新词,如beautiful、interesting、colourful、funny、lovely等,慢慢地再多增添一到两个新表达,如“I like this page because I know this word.”“I like this page because I know this sentence.”学生从开始用中文交流,转换到部分用英语表达,最后到两人之间英文的交流:“Which page do you like?”“I like this page.”“Why do you like it?”“Because it’s interesting.”。


由于图解词典的彩图很多,学生们非常愿意翻看,再加上老师要求不许翻看重复页面,所以经过一年多的活动,学生对图解词典的很多词都有所了解。之后,老师开始教学生如何查词典,如何找到单词的中文含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翻看图解词典来进行课前预习,自学即将在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逐渐地学会使用图解词典来查找单词的含义。


经过近两年的引导,有不少学生养成了主动查图解词典的习惯,这对学习英语和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该学校的许多小学生购买了《邱爷爷讲英语故事》全套绘本。我们采用老师和家长共同督促和引导孩子学看、学听绘本的教学方式。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生在家里学习的时间变长了,这正好也是学生自主阅读绘本的好机会。我们让家长在家里指导孩子这样看绘本:在1A的15本绘本中先挑出5本最想看的绘本;在这5本绘本中再决定自己最想看哪一本;选择好以后,先从头到尾翻看图片,猜测故事大意;用手机扫描绘本封底二维码,翻看图书并跟着听故事录音,共听三遍,当天的活动结束。


第二天还是采取同样的学习步骤,以此类推,当孩子把某个故事的录音连续听了十几遍以上时,我们要求孩子跟着绘本朗读。当孩子感觉自己念得不错的时候,我们鼓励孩子录音,并上传到班级信息群中交流。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跟孩子做朋友,用汉语跟孩子聊天,问问他们: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你最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或动物?为什么?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成为朋友、学伴。


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看过、听过50本以上的绘本,甚至有不少的学生完成了100本绘本的阅读和学习。


我们在做有关绘本阅读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看绘本越多,就越喜欢看绘本,他们自主学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在表达自己对绘本故事的喜欢时,他们认为绘本的内容非常有趣、有教育意义,并希望今后还能看到更多的绘本。总之,他们对绘本的评价都非常正面。相反,只看了5本以下的学生,他们对绘本的评价都比较负面,而且他们的反馈还体现了自身的抵触心理,如不喜欢绘本、一本都不喜欢、全都不喜欢。


由此看来,看得越多的学生越喜欢看,而看得越少的学生越不喜欢看。因此,家长或老师引导学生先喜欢看才是关键,然后再让学生逐渐了解故事的大意,最后能理解故事,并产生自己新的心得。


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老师应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为了学生,老师要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让全班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师是对着电脑讲课,而不是直接面对学生,但英语课最重要的就是师生间的互动,要能进行语言问答和训练等,否则课堂就变成知识讲座了。


为了与学生有效互动,节省上课时间,老师不妨每次同时让三个学生连麦并准备发言。由于学生中有的动作快,有的动作慢,所以当三个学生连麦时,最快的学生很快地就能与老师交谈。与此同时,其他两个学生也基本作好了准备。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学生连麦不顺畅的问题,同时也激励了更多学生的参与。


同样,为确保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老师应该提前留出作业,让学生预习新课文,听录音并跟读数遍之后,挑出其中任意一段用手机录下来,在上课前发给老师,并标注如“Peter 1”,即Peter同学朗读的是第一段。老师可以在课前听学生朗读的段落录音,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挑出朗读各段课文的学生。在网课上,老师就可以播放学生事先提供的课文或对话朗读的录音,而全班同学边听边在留言板上给该同学的录音点赞或打分。


广州华美实验学校负责高二年级英语教学的李凤莲老师留了这样的作业后,有很多学生都上交了录音,有的学生告诉老师:“昨晚我录了一个多小时,录音时才发现,原来读到令自己满意的效果并不容易,以后我还要加强训练。”


其实,类似的活动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比如,让学生提前学习课文对话,并找语伴一起练习,最后通过手机把对话录制下来,发给老师。


这样,老师就可以在网课上播放学生的对话录音了。这种教学效果如同学生亲临课堂一样,富有亲切感和真实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很多学生会花很多时间进行练习以保证效果。


类似的活动还有如制作环保的poster,英语正、反方观点辩论,英文口头命题作文,值日上课前新闻大事汇报等。


而这些活动的关键就是老师的引导、表扬和激励等。比如上课前老师检查学生是否连麦,连接视频时对学生说:


“Hi! Class! I haven’t seen you in person for a long time and haven’t heard from you talking for quite some time. I miss you very much. I miss your voice. Please get ready. I want to see everybody in person and say hello to you and hear from you…”


老师的话语要诚恳、真实、富有感染力,同时老师也要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快就会被调动起来。

 

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细致入微的帮助方可养成。


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不着老师过多的提醒和关注;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在学习新单元之前,老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找到某个在英语学习上有较多困难的学生:下次的课要讲第五单元,这是我给你单独准备的课文中文翻译,你抽时间先看看中文含义,这样我讲英语的时候你也能大概知道在讲什么了,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听两三遍课文的录音,这样你就能基本听懂课上的内容了……


除此之外,老师还应根据班级学生掌握英语的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


如用PPT呈现课文的第一段,并根据内容画出句子的意群、音节,甚至用括号加注中文含义。课上,老师先带着学生慢慢读一两遍,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根据音节和意群,正确地朗读出单词、短语和句子并基本理解其英文含义。


与此同时,老师还需在课后多找时间与学生从情感上沟通,分析其学习上出现的问题,给出具体改进的意见,取得学生的信任并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第三,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源于他们对英语学习材料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


我记得在教授一篇讲Friendship的课文时,上课伊始,我就用PPT呈现出好多朋友在一起的图片,说道:


“Wow! Lots of pictures of friends. I’m sure each person in our class has lots of friends, too. Now let’s do something. I want you all to stand up and go and find your good friends and stay together. If you think you and him or her are good friends, go to him or her, stay together. OK? Quickly. Stand up and stay together with your friends. A great job!”


等学生们都站好后,如发现有落单的学生,老师就可以问某个朋友堆的学生:


“Do you want to welcome her / him to join your group?”


这样就可以让没有入群的同学进入到某个群体中,让其感到不孤单。


“Now please count your group members and let’s see which group has more friends. Now the biggest group has eight people. The smallest group has two people.”


紧接着,老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讨论以下的几个问题:


  • Do you like to have a lot of friends or a few friends? Why?

  • Do you think you can be anybody’s friend?

  • Do you want to find somebody to be your best friend, the one you can share anything with?


当然,老师在后面还要多次安排让学生讨论相关问题的机会,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学生全体参与、体验和互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必定会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提高和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人思考。老师要想让学生能够有能力自主学习,就必须扫清他们在自主学习前的障碍。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老师的职责是在英语知识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间架起桥梁,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 “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作者简介

邱耀德,广东开放大学华美外国语学院院长。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系主任,大学英语部主任,外国语学院英语硕士生导师。

以上内容摘自《英语学习》2020年第7期“热点·观点”栏目,原题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文章版权归《英语学习》所有,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于1979 年创办并主管,是一家以外语教育出版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出版机构。[了解更多]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

京ICP备11010362号-4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51号  新出网证(京)字0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