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语学习中,听是一项重要的语言基本技能,是衡量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指标之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学习和运用英语时,最重要的就是听力理解,因为讲话本身并不能构成交际,只有讲话的内容被另一个人所理解了,交际效果才能产生。自听说法问世以来,听力就被放到了重要位置。随着交际法的创立,语言教学开始转向为交际服务,听力作为交际中的信息接受性技能,是交际的重要工具,是促进语言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听说为主,听力是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重要途径。作为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听力测试将提高整个语言测试的可靠性。笔者通过收集一些小学英语听力测试卷,结合Bachman的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二、交际语言测试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应用语言学家Bachman(1990)在其专著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中较为全面地提出了交际语言测试模式,被Skehan称为“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Bachman(1990)认为,交际语言测试模式包括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个部分,而语言能力又分为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
Bachman(1990)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情景结合起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体现了三个原则,即交际原则、意义原则和任务原则。交际语言测试是在上述原则之下的一种行为测试,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来测量考生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一份试卷设计出来后,应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价,那么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呢?Bachman和Palmer提出了外语测试设计和评价的“实用性”原则(usefulness),即“实用性=信度+构想效度+真实性+相互作用性+后效作用+适用性”(李清华,2001)。那么,何为真实性呢?Bachman和Palmer把真实性定义为“某项语言测试任务的特征与目的语使用任务的特征的一致程度”(李清华,2001)。因此,Bachman提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定义测试的真实性:第一,情景真实性,它是指测试方法特征与将来某一特定目的语使用的情景特征相关的程度;第二,交际真实性,它指的是考生在完成某一测试任务时,其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参与了完成该测试任务的活动,即参与的程度如何(转引自韩宝成,1995)。
总体而言,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强调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和交际性,强调考查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而非语言的用法,并且强调考查学生完成某个交际任务的能力,而非某个语法点的掌握情况。
三、小学英语听力测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听力理解是外界语音输入信息与人们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在笔者收集的数十份试卷中可以看出,小学英语听力测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语音识别;辨义;语段理解。题型可谓丰富多彩,但就其有效性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语音识别
辨音练习是听力测试中常见的题型,它旨在检测学生对语音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基础题型。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发音规律和系统。大量实践证明,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发音时,或多或少会受母语的影响,不自觉地将汉语发音规律用于英语发音中,结果影响了他们对英语语音系统地掌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在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语音教学应主要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在基本读音方面,要求学生掌握26个字母的读音,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常见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常见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等等。但是,辨音题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所选单词可辨性不强。以湖北宜昌市2007年秋季小学四年级英语水平测试试题为例。
听录音,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或词组:
(1)A.pen
B.pencil
C.pencil-case
(2)A.girl
B.boy
C.teacher
(3)A.twenty-one
B.thirty
C.forty
(4)A.Chinese book
B.English book
C.Math book
(5)A.computer
B.schoolbag
C.door
(6)A.living room
B.kitchen
C.classroom
(7)A.fan
B.light C.floor
(8)A.painting
B.science
C.picture
(9)A.long hair
B.short hair
C.student
(10)A.strong
B.thin
C.quiet
在以上10道试题中,每一组的单词形不似,音也不似,相关性不强,缺乏可辨之处,无法测试出学生是否能区分相似的音,也无法测试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
第二,所选单词虽有可辨之处,但还须优化。以北京一小学三年级英语测试卷为例。
Listen and circle(圈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1)UN UK
(2)UFO WTO
(3)ATM AWM
(4)kg km
(5)cm ml
(6)a.m.p.m.
(7)goat boat
(8)fruit friend
(9)store doll
(10)coming comic
(11)face rice
(12)basket jacket
以上12道试题的测试范围很广,既有字母读音的辨音(1~6题),也有字母组合的辨音(7~12题)。虽然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是也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第7题主要测试的是/g/和/b/的区别,但是根据语音学知识,/g/和/b/属于浊辅音,与它们相对应的轻辅音是/k/和/p/。因此,相对而言,/g/和/k/与/p/和/b/更有可比性。
这类试题主要检测学生对单词的听音理解,常见题型有listen and tick,listen and draw,listen and match,listen and write,listen and color等。笔者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听力时,会采用以上方法,它们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对初学英语者而言,它们确实是学习单词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笔者收集的十多份试卷中,几乎每一份试卷都涉及单词辨义题。但是,归纳起来,测试的单词无非就以下几类:食品类、文具类、颜色类、动物类、水果类、五官类、运动类、数字类,等等,这些单词都属于高频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这些单词。但是,在如何选择单词有效检测学生听力水平和增强交际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以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语学校小学英语测试卷为例。
请圈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1)circle the book
(2)circle the pencil
(3)circle the chair
(4)circle the scissors
其实,上述试题只能检测学生正确认读单个单词的能力,而无法检测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是否能理解这些单词。
为此,笔者建议:在设计试题时,综合考虑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材料的真实性。笔者发现,北京市海淀区小学三年级英语测试题弥补了上述例子的不足,不仅测出学生在情景对话中的听音理解水平以及对单词意义的理解程度,而且使测试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Listen,think and tick:
(1)Maw:What do you want for lunch?
Tom:I want rice and meatballs.
(2)Kate:Hi! Lily,do you have a pet?
Lily:Yes,I have a goldfish.It can dance in the water.
(3)Tom:Hi,Andy.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Andy:My favorite sport is swimming.
(4)John:Oh,Peter.What' s wrong with you?
Peter:My finger hurts.I feel terrible.
3.语段理解
比较而言,理解类的试题是听力测试中最难的,它既要求学生能准确地辨音和辨义,又要求学生能抓住大意理解对话或小短文。其测试的主要题型有listen and order,listen and choose,listen and number等。虽然此类试题能较好地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但在有效性方面还存在下列不足:
第一,题型虽然多样,但是内容多以语言知识为主,忽略交际能力的考查。以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小学英语测试卷为例。
听录音判断正误:
(1)This is a kitchen.
(2)There is a desk and a chair near the window.
(3)The keys are on the sofa.
(4)We can see a TV,a picture and a shelf.
Bachman在列举语言测试六个标准时,强调了“真实性”的标准。它是指目标语言使用任务的特征与测验任务特征的对应程度,对应性越高,真实性越强。换言之,在设计听力试题时,听力材料要与真实情境相符合,这样才能符合语言测试的目的。笔者发现,北京石油大学附属小学英语测试题很好地将语言知识与情境结合了起来。
Listen and match:
This is my room.I have a new T-shirt in the closet.There is a table in front of the bed.A chair is beside the desk.The computer is on the table,and there is a lamp next to the computer.A pair of sneakers is under the bed.There are some books in the bag.A pencil-box is beside the bag.Look,there is a nice picture on the wall.
第二,听力材料的难度低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下列试题为例。
听句子,圈出正确的答句的序号。录音材料如下:
(1)What can you do? I can clean the bedroom.
(2)Can you set the table? Yes,I can.
(3)Where is my ball? It' s under the bed.
(4)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I have eggplant,tomatoes and tofu.
选择题如下:
(1)A.I can cook the meal.
B.I can clean the bedroom.
(2)A.Yes,I can.
B.No,I can't.
(3)A.It's on the bed.
B.It' s under the bed.
(4)A.I have eggplant,potatoes and fish.
B.I have eggplant,tomatoes and tofu.
Bachman的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包括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机制能力。策略能力要求命题者做到:选择语言能力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确定所要测量的语言能力的水平,选择合适的测试任务。合适的测试任务不仅要体现语言的实用性,还应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符合i+1原则。但是,从笔者收集的试卷来看,听力材料大多较短,三句或四句话的听力材料居多,所问题目大多不涉及测试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其实,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五、六年级学生已经达到了具体运算阶段水平,并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结构系统趋于完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开始从具体事物中解脱出来,能用言语或符号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因此,笔者建议在编排听力测试题时,测试者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更深层次的对话。
四、反思与展望
小学英语听力测试应兼顾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双重目标。在设计及采用听力测试项目时,应注意测试项目所包含的内容不超出学生的共同知识范围,应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侧重交际能力,可以适度增加一些超出字面理解的内容。